从“天管人”到“人管天”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王晓荣)五个貌似大型卡车的方舱一字儿排开,打开一看,恰似超市货架上的菌棒上,长满了金黄色的宛如菊花的菌菇……这是初冬时节在戴南镇三优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园内看到的情景。
中国三优西南(集团)公司南京三优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助理、泰州博优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葛军介绍,这是公司种植的金耳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富含多糖、膳食纤维和氨基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润肺止咳等功效,营养价值高且热量较低,适合多种人群食用。有“素鲍鱼”之称的金耳菌,只要在开水中“焯”一下便可以蘸着芥末食用。
中国三优西南(集团)公司旗下的泰州吉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集团为推进智慧农业项目,在泰州设立的项目公司,致力于发展智慧农业。今年8月,吉优公司租用原董北村铁皮石斛产业园的资产建设此项目,组建博优公司负责生产管理经营。
在50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建设智能化工厂。孙葛军说,这里将建设16个200平方米的智能方舱、两个冷藏库、一个操作间和烘干房等设施,届时将配备机器人实现人工采摘。全部建成后,生产面积将达到4万平方米,每日生产鹿茸菇、猴头菇、姬松茸、羊肚菌、牛肝菌和羽衣甘蓝等品种50吨左右,日营业额将达到130万元左右。
孙葛军说,公司生产的菌类产品都属于“药食同源”范畴,既具备食用价值,又拥有药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服务客户,公司还计划聘任专业中医,在现场为客户制作“菌类药膳”。亲子采摘园、供客户自由种植的智慧农业园也已进入建设阶段,未来将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农业体验项目。
以组培室为核心的公司研发机构也在规划建设中,聘请专业人才开发研究新品种,为三优集团的其它企业源源不断地供应新的品种。
据悉,公司还将建设教研基地,免费给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同时为周边地区的农业企业、村(社区)培训智慧农业人才。
对于这种工厂化智慧农业的发展模式,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专家组成员王洪沛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过去农业生产更多是“天管人”,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而现在工厂化农业实现了“人管天”,能够打破“温、室、光、气”等自然条件的界限,从而实现“一年四季”持续稳定生产产品,开辟智慧农业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