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走进“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戴南镇裴马村

2025-11-27 14:41:02

本报讯(通讯员 陈玉梅 王晓荣)11月20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议在南京召开。我市戴南镇裴马村荣获“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戴南镇裴马村由原裴家村、马西村、马东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460人,常住人口约800人,有回、苗、革家人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6名、流动人口40多名。近年来,该村以“石榴籽红心相连 新征程携手奋进”活动为载体,创建成泰州市首批“石榴籽家园”,同时获得“江苏省美丽宜居宜业乡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传统村落”“江苏省老年友好型社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11月22日上午,来自河南的革家人黄长迷正在自己的小面馆里清洗着锅具。黄长迷一家多年前来到裴马村,村里在其家庭住房、成员就业、子女上学等相关事宜上给予了极大帮助,使得老黄一家实现了从漂泊到扎根的转变。裴马村党总支书记刘勇华说,“现在老黄家的小面馆在我们村里经营得是红红火火,已经完美融入到了我们裴马村大家庭。”

裴马村党总支三支部负责人纪小岚则给我们讲述了另一个动人故事。在原裴家村,有一位回族村民,名叫秦召亮,他刚来裴马村定居时,虽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热情待人,深受村民们的喜爱。然而美好日子没过多久,他老婆在生育第三胎时遭遇了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村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来到医院探望秦召亮一家,还带来了自家的热饭热菜,有的还为秦召亮老婆炖了补品,希望她能够早日康复。晚上,大家轮流照顾秦召亮的家人,陪伴他们度过了漫长而焦虑的夜晚。与此同时,村民们自发组织捐款,为秦召亮筹集医疗费用。当这些善款送到秦召亮家人的手中时,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钱不仅解决了秦召亮的医疗费用问题,也让他感受到了来自村民们的温暖和关爱。在村民们的关心和帮助下,秦召亮老婆的病情逐渐好转。出院那天,村民们早早地来到医院门口接她回家,还为他们一家送上了鲜花。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村民们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也体现了邻里互助、共渡难关的传统美德。”纪小岚说,“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来自哪个民族、哪个地区,我们都是一家人,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为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序推进,裴马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共建民族团结“大格局”。成立裴马村“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创新设立了“少数民族党员先锋岗”和“民族政策宣传岗”,重点关注少数民族群众在就业、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予以解决。在春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期间,精心策划并组织“钢城石榴籽”系列活动,构建“民族一家亲”的“大网络”。组织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加深大家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主动与当地企业建立联系,安排少数民族群众进厂培训,培训结束后安排就业。民族同胞张翠芝一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经常利用自家的电动三轮车为乡亲们运送生产物资。彝族居民于春燕说:“裴马村好比一个大家庭,我们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刘勇华说:“这些年,咱们村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田间地头共话收成,在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在文化活动中增进感情,才有了如今和谐稳定、蒸蒸日上的好日子。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更是全体村民携手同行的结果。下一步,村党总支会继续把民族团结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以党建引领促团结,以团结奋进谋发展,让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裴马村永远绽放!”

戴南镇党委统战委员冯建明表示,将以服务各民族群众为出发点,持续开展“石榴籽小课堂”“钢城石榴籽”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通俗直观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群众加强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