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镇帅垛村以水为媒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王晓荣)一河清水蜿蜒环绕着戴南镇帅垛村的百姓公园。清晨的阳光洒在河面,泛起粼粼波光,河边栈道上行人悠然漫步,健身场上村民挥汗锻炼……三位老人正专注地玩转太极揉推器,71岁的张克东满脸笑意:“这儿紧挨着河边,空气里都是清新的水汽,我们天天早上来锻炼,手脚可比以前灵便多啦!”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洪海介绍,帅垛村由7个四面环水的“垛子”组成,过去下田耕作、邻里串门全靠行船,“无舟不行”是那时的真实写照。如今,路桥纵横交错将各垛相连,但近千亩水面依旧是村庄最宝贵的生态财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立足水乡特色打造‘水名片’,既顺民心又显特色,村民们都很认可。”
这几年,帅垛村村民的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车辆乱停乱放不仅影响村容整洁,更带来安全隐患。村里顺势而为,利用公园河南侧的闲置空地建起生态停车场——清水河畔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停车场与水景相映成趣,成了村头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村后的环形小河曾是“老大难”:岸边垃圾堆积,河水浑浊如“酱油汤”,村民避之不及。环境整治中,村里对河道进行彻底疏浚,用修剪下来的树干打桩驳岸,匠心打造出古色古香的水上景观。如今,这里清水澄澈,“能照见人脸”,附近村民常来此洗菜、浣衣,重拾水乡生活的惬意。
帅垛村的生产河沿岸本就生长着芦苇、蒿草、菖蒲等水生植物。整治水环境时,村里秉持“删繁就简”的理念,只清理影响交通和景观的杂树,其余全部保留。如今,“芦花轻放、稻谷飘香、岸柳成行”的田园画卷在河边徐徐展开。曾经水浅浑浊的南滩河,已蜕变为市级生态河;穿村而过的茅山河两侧,更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水名片”的持久鲜亮,离不开常态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周洪海说,村里的村干部全员担任河长,每周至少巡河一次,实时掌握水质动态;专职河道保洁员每日驾着小船,穿梭在河道间清理水草、垃圾和漂浮物。“水质变好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来村里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周末更是坐满了河岸。”
环境的蝶变也让村民的环保意识悄然提升。周洪海坦言,随着宣传和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村民们亲眼见证了环境改善带来的实惠,如今不仅没人乱扔垃圾,看到杂物还会主动拾起。“保护环境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这才是美丽乡村最坚实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