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前:发挥头雁作用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钱 婧)海南镇新伍村在党总支书记杨永前的带领下,围绕虾蟹养殖业敢于试错、不断研究,成功探索优化虾蟹混养模式,引领村民走上村强民富的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杨永前更是带领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扬以学促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的精神,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实现了产业化发展与群众稳步增收的双赢局面。
每年冬天,是蟹塘一年一度清塘整理的时候,这些天,塘口边上总能看到杨永前叮嘱养殖户认真作业的身影。据了解,近年来,河蟹套养小龙虾模式在海南镇党委政府的科学引领下,经过新伍人这几年推敲完善,现在养殖模式已经成熟,该模式被省现代农业(河蟹、克氏原螯虾)产业体系专家考评后定为“兴化模式”,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也日益增加。
“虾蟹混养是我们新伍村人致富的法宝,今年生产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不断优化持续推广,结合主题教育,我们新伍村党员干部将持续发扬以学铸魂的精神,立足渭水新伍水产品品牌,力争把‘新伍龙虾,清水长大,个头大,肉质佳’这个金字招牌,做成我们最具特色的兴化地理标志农产品。”海南镇新伍村党总支书记杨永前说道。
为了富民增收,村两委不仅牵头成立了“七里八乡水产品经济合作社”,注册了“渭水新伍”水产品牌,组建了销售团队,建设了小龙虾交易市场,今年还投资建立了冷库项目,极大地方便了大闸蟹养殖户,为他们节约了养殖成本。
杨永前表示,主题教育要求我们广大党员要以学增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紧紧抓牢村特色产业链,向配套产业寻求新的增长点,依托已建成的龙虾交易市场,在建冷库项目,我们也即将启动仓储物流的配送项目,这一系列举措,将使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增收800元。
俗话说,村强才能民富,富民才能惠民。村集体有了“余粮”的情况下,新伍村两委持续把危桥改造项目、废旧房屋改造项目等村庄环境治理工作提上日程,用为民办实事的温度,拓宽主题教育的深度,努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主题教育为新伍村基层党员指明了方向,在以学促干方面极大地鼓舞了党员干部们干事热情,促使党员干部为群众干好事、干实事,新伍村先后实施了危桥改造项目、臭沟塘改造小广场项目、美丽庭院打造项目等等,让群众感受主题教育的惠民成果。
在杨永前这只领头雁的带领下,新伍人将继续发扬“四敢”精神,围绕虾蟹产业示范产业园做大产业,扩大“渭水新伍”品牌效益,带领全村人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大步向前。
下阶段,新伍村将继续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激发村两委班子及成员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奋进,争当先进,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