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秋风飒飒蓼花红

2025-09-05 10:39:55

□ 宫凤华

 

红蓼性喜栖于野河幽水、浅渚沙滩、沟渠荡汊。其影倒映一脉清澄秋水,悠然描绘出一幅清玄幽寂的古画,枝影阑珊,留白写意,自生风雅。红蓼摇曳于水湄,依偎着芦苇、香蒿、菰蒲,不沾尘埃,素颜而清净,如古代端庄仕女,裙衫翩跹,云髻高耸,灵动而沉静,温婉而蓬勃。

蓼花映水绽放,玄远而飘逸,风中凝睇水中姣容,有一种轻盈、俊逸之态。蓼花之红,有一份情色般的撩人之美。枝头上岔出的串串花穗,将桠枝压向土地,像是一种虔诚的俯首膜拜。蓼花经霜凋谢,花穗结满花籽,顶端却有几粒花惨然开着,孤独而落寞。夕光给叶片和花穗穰了一道金边,令人走进宋代陶善镛冷月映山河的画境里。

秋日河边闲坐,波光水影,秋蝉声稀,或垂钓,钓一河秋色。身边红蓼经风摇曳,发出梦幻般的私语,如班德瑞的轻音乐。凝望红蓼沾水,蓼花穗子映着灿黄秋阳,茸毛儿散发清丽柔靡的味道,如古代文人的凉凉诗词。让人顿感时光绵软如江南丝绸,心境高远而旷达。

抬头四望,远处有村妇用铅丝篮子拉青螺,也有渔民用丝网张鲹鱼,一派田园生活的清苍疏旷和温婉风情。此时,夕光濡染,遥想儿时圩堤上有水牛剪影,老树昏鸦,牧歌轻飏,一派古雅意蕴,乡愁汹涌而至。

秋月初上,暮色清凉而欢悦。农家庭院里萦纡着清炒螺蛳和杂鱼姜葱的清香。家人围坐,桂香浮动,呷陈酿,嘬青螺,剔簖蟹,剥菱角,舌尖上的幸福与亲情洋溢的温馨,倏觉尘世温暖,灯火可亲。

红蓼入诗又入画。杜牧的“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浸润着文人的孤寂和忧伤。陆游“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挥洒着旷达与洒脱。宋徽宗赵佶的《红蓼白鹅图》,蓼花的清雅和白鹅的悠闲,在古朴泛旧的底色映衬下,呈现清旷幽远的水墨意境。现代名家来楚生《红蓼蟾蜍图》,笔法雄浑老到,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而白石老人笔下的红蓼,色彩殷红,给人一种丰盈、充实的审美趣味,昂扬中蕴含一种静穆大气,令人生起莼鲈之思。

每到黄昏时分,乡间农人便到野外河岸边将红蓼收割回家。健硕农妇会点燃晒干的红蓼驱赶蚊虫。红蓼秸秆冒出的烟有股辛辣气味,熏蚊效果尤佳。

红蓼叶片可作辣味调料。因有辛味,人们常用它去除食材的腥味。除用作调料外,人们还用红蓼叶片酿酒,其味诱人。

乡间的红蓼蚕豆酱,味道鲜美。祖母喜欢将红蓼茎叶洗净晒干,一层红蓼一层豆瓣装进米箩或龙缸里盖敷。待蚕豆瓣生出绿茸时,捡去红蓼茎叶,用簸箕把蚕豆瓣晒干收好。过些时日,蚕豆瓣取出,用薄荷芫荽煮的汤水浸泡煮软,放置阴凉处。秋日清晨,喝山芋粥,嚼苋菜梗,佐以红蓼豆酱,尘世的幸福伸手可触。

秋水红蓼,以其独特的情态和气息,长成乡愁里的物象,成为秋天的咏叹调。闲暇时,徜徉旷野,裹挟浓浓秋光,采撷一捧鲜嫩红蓼,作案头清供。盈一屋秋光,品一盏清欢,留一份平和恬淡萦绕心间,日子诗意而从容。

372